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从我国中长期发展看,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城里人。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扩大,是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

城镇化让农民变成“工人”或享受市民待遇的新型农民的过程。城镇化的目标是使农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在户籍、教育、就业、医疗、福利、保险、养老、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第二,新型城镇化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都在“三农”。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必须发展工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推进工业化,壮大城市经济实力,而且可以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转移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中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是非常伟大的进步,但是土地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使土地使用集约化、规模化。目前农民居住分散,耕地分散,造成很大土地浪费。农民可以通过转让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置换集中居住权(上楼),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复耕或增加城镇化的建设用地。土地、山林使用权最好不一次性转让(出卖),而是采取转包、转租或土地、山林入股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这样农民可以获得长期财产性收入,土地、山林让少数人集中去经营,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农民也可以去做农业工人,到经营者的农场里去劳动,挣工资。其他人可以在当地城里做工,从事旅和其他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城镇化必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通过产业积聚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推动和带动城乡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第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突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城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消灭“农民”,是把农民变成工人的过程,即使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不是农民,而是农业工人。城镇化不是消灭农业,而是将传统农业变成现代农业。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不是把农村都变成高楼大厦,都变成钢筋水泥,而是要保持农村文明的传承,保持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我们要继续建设美丽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对于中小城镇、集镇、社区来说,可以做到亦城亦乡;对于从事农业产业或其他产业的农民来说,可以亦工亦农。就是说他们既是工人,也可以是新型农民。

第五,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集聚力和承载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展现中国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在空间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六,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世界经济失衡和再平衡已使我国外贸出口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大进大出”的贸易模式难以为继,主要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扩大内需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国家战略。通过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破解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难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进而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将为扩大内需提供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话题:



0

推荐

曹凤歧

曹凤歧

28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7年曾被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