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改变中国的力量
——《资本的奇迹》评介
 

 
 
 
曹凤岐按:为了纪念中国资本市场建立20周年,施光耀等同志出版了一本书《资本的奇迹——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让我为其写一篇“开篇语”,我欣然命笔。以下为“开篇语”全文。
 
    如果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算起,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经20年了。20年来,资本市场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也成为推动中国奇迹产生的重要力量之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兴起,我们如何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顺利转轨。改革开放以后,在如何建设市场经济问题上,理论界有诸多争论,围绕政府逐步退出市场领域之后,到底应由谁来统筹安排生产、销售以及进行资源调度,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价格改革的倡导者主张通过价格改革建立市场秩序,在逐步放开价格管制的基础上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企业改革的倡导者强调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认为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核心,只有建立了有活力的企业,才会出现现代化的市场。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一方面,一大批乡镇企业脱颖而出,大量的资金需求让刚刚承担企业资金融通任务的银行既喜又忧;另一方面,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找不到财富进一步增长的渠道,市场自发形成的繁荣局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循环体制予以支撑。在这一背景下,资本市场开始在中国兴起,它将社会闲散资本迅速聚集转化为投资优势,既融合了价格发现机制,通过价格变动引导社会需求及生产资料的配置,又融合了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引导稀缺资本流向资金使用效率高的产业、地区和企业,成为整个市场经济的“风向标”与“助推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兴起,我们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旧、包袱重、约束多等因素,积重难返,举步维艰,丧失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大都涉及国民经济命脉,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让国有企业既有活力,又有效率,还不失其公有性质成为摆在经济理论界面前的又一难题。将股份制与证券市场结合起来,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上市融资获得持续发展资金,通过股票交易分享经营成果是我们探索的路径;将股份制这一市场经济的精华与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最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值的经济关系是我们给出的答案。到今天,我们欣喜地在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看到了更多的国有企业,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标志,也充分说明资本市场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作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兴起,我们如何让更多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新世纪初期,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到一个全面惠民的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使长期不被市场重视的上市公司市值获得了市场肯定,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和地位,也让企业的资产效应进一步放大,民众的财富性收入不断增长。创业板的成功推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产权向资本的转化过程,支撑了一大批新兴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股指期货的如期上市拉开了中国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序幕,丰富了人们的投资选择,扩大了投资的财富效应,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资本新体系。同时,金融监管更加严格,资本交易更加规范,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出台净化了市场氛围,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个富裕起来的中国社会将如何把财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日益壮大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股发行,成为各类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渠道;二级市场买卖,成为市场参与者管理平衡风险和收益的重要场所;大宗股权流动,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并购重组的重要工具;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成为不同资本拥有者民主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资本市场体系,成为金融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舞台。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兴衰史告诉我们:制造业的繁荣可以让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而资本市场的兴起则是一个国家由富裕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

当然,我们应当承认,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市场。当前存在市场规模小,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单一等问题。中国至今并未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必须进一步改革、发展和创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变资本市场结构,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渠道,为企业提供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和投资机会。

    要继续培育蓝筹股市场,特别是发行大盘蓝筹股。大盘蓝筹股是我国优秀企业的代表,由于市值比较大,不容易被炒作,能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大盘蓝筹股上市对打造我国资本市场的航空母舰具有很大好处。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业板市场。为更多的自主创新、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投资渠道。同时,建立健全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系统,改善和推进面向法人的产权交易市场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债券融资日益取代股票融资,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近些年来,债券融资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在企业对外直接融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金额往往是其通过股票融资金额的3~10倍。目前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企业债券的发行。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很不发展,表现为规模小,品种单一,绝大多数企业并未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主要原因企业信用体系失缺,利率还未市场化化等。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改进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制度,完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当前应当重点发行上市公司可转债和中小企业联合债等。进一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充分利用证券投资基金专家理财的优势和通过投资组合防范分散风险的特点,维持股市稳定。美国60%的家庭都持有基金,在我国,散户也应该更多的投资于基金市场。要发展创业投资市场,允许创投企业发行真正的创业投资基金。应当进一步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应当允许设立私募股权基金,使其合法化、阳光化和规范化。发展直接股权投资。要进一步发展衍生工具市场。中国目前虽然推出了股指期货,但品种还很少,其发现价格、回避风险、套期保值的功能还发挥得不够。因此,不仅要发展和完善股指期货,还要推出和交易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如利率期货、汇率期货等,还要发展期权交易市场。此外,我们还要开辟国际板市场,吸引优秀境外企业到中国发行与上市,增强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融为一体。届时,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世界资源的配置中心,造就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
    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维护市场纪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美国华尔街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美国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对投资银行和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不力。为了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要更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方法。加大对非法证券活动的打击力度,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要严格监管,净化市场环境,更好的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以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应该从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自主创新经济体系的战略高度去规划。展望未来,随着法制和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将在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中国就会从资本大国变成一个资本强国。

应该说,中国资本市场20年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缩影,也是中国奇迹中不可或缺的壮丽篇章。因此,系统总结中国资本市场20年发展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水平,完善金融交易体系,促进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很有帮助。

20年历程忆峥嵘,数十载辛苦写春秋。当我拿到这本书稿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历历在目。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国芳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胡海峰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立足于大量历史材料和理论探索,用翔实的笔法一一勾勒出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四位作者也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先后从事证券市场相关工作,对资本市场的感触更加深刻。

在本书中,作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20年的发展和未来规划进行系统的概括与梳理:

首先,从中国经济奇迹和中国发展模式的高度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本身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发展奇迹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发展。

其次,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足迹进行了回顾总结,全面阐述中国证券市场“破茧而出”的时代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局部探索(1990~1993)、全面铺开(1994~1998)、立体规范(1999~2004)、固本清源(2005~2008)和开拓创新(2009~)” 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再次,对中国证券市场20年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系统和有理论深度的概括和梳理,这不仅对于中国自己在未来的发展,而且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迎接全球化挑战、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国家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然后,对中国证券市场20年发展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全面阐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腾飞的引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诸如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处理好发展和规范的关系、不断推动市场创新、协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

最后,在对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书从2010年至2030年未来20年发展的长周期视角出发,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愿景目标和中国从资本大国走向资本强国的三步走战略。

此外,本书的附录部分还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强国之路进行全面阐述,认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决定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制度作为支撑。

本书史实资料丰富,发展脉络梳理清晰,解读分析颇具见地,让人读后颇有启发。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证券市场市场曾经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对于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研究者和读者来说,不啻为一本很有价值的书。

20年回首奋斗路,抬望眼遥望世界风。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之际,我衷心祝愿一个更加完善、规范和国际化的证券市场在中国发展得更好。

曹凤岐

二O一O年五月二十日

于北京大学

 

话题:



0

推荐

曹凤歧

曹凤歧

28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7年曾被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