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农地金融创新

——周小泉著《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序

 

农地金融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二元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飞机、小轿车和毛驴拉车同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还有1.2亿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中国的城乡差距非常之大、“三农”问题也尤为突出。这里所谓的“三农问题”,首先是以农民问题为核心,当前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社会保障差,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其次是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现代化水平低;最后是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同时,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失去土地或不再务农的农民转移到城镇谋生,但这些“农民工”在城市里暂时还很难享受到正式的市民待遇,一旦经济和企业出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到农村。如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广东、浙江大批企业倒闭,导致近2000万“农民工”回流到农村。最令人担忧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沦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流动人口。由此看来,“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而且也逐渐成为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问题。

近年来,大家都在讨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也认识到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可以消化过剩产能、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化将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需要注意的是,与2002年以来中国所启动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当时的概念更注重于大城市外延的无限扩容,而本次则更注重中小城市的提升和城镇群的形成。这种新型城镇化理念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空间,亦是对城乡二元化体制进行分拆与重塑的过程。

简单说来,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把农村变成城镇、把农民变成市民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医疗问题、劳保福利问题、教育公共设施等问题,我们会建很多的房子,水泥、钢材过剩也会解决,并且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现在提出村村通路、村村通电,但对于一些边远地区、山区,此举浪费极其严重。比如,有的地方高压线通到村边,村民还是用不上电,因为从村口通往住户的电线无人付钱。村里通到住户的线不属于公共设施,而这几户谁都不出钱,所以高压线通到村口村民也用不上电。那我们能不能把分散的居民从山里搬出来,集中建城镇、集中建设公共设施?实践证明这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把村民移出来集中居住,那承包的土地、山林怎么办?答案是:可以转让承包权或土地、山林使用权入股的方式,让少数人集中去做。事实上,对于人口少、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较差的农村,可以利用此次农村城镇化的契机,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有效迁移、整合农村人口,建立新的聚居区式的新村镇、集群型农场或小城镇,这样可以实现农地资源和投入资金的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率。

可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过程中必将冲击到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地制度。首先,建设中小城镇必须要大力建设基础公共设施,要大量地建设居民用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们获得资金的途径主要依靠财政,但是现在我国的财政职能逐步转向公共财政,不可能再拿很多的财政资金去拉动投资。而且前些年所谓房地产、公共设施完全靠土地财政,实际上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是不可持续的。不说公共设施建设,仅就保障房而言,“十二五”期间建3600万套保障房,需要6-7万亿的资金投入,这一大笔巨额资金的投入显然不是单靠财政能解决的,更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第二,长期以来,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广大的低收入贫困农户长期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他们对于创业资金的需求更加凸显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改革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多层次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无疑也将成为必然之举措。第三,改革开放之初推行的中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是非常伟大的进步,但土地分散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分散经营很难大规模的使用机器,很难产业化,产前产后合作都很难展开,抗风险能力很差。小农经济环境下,农户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产出十分有限,没有发展后劲,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将涉及到把土地、山林集中起来由少数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来经营,准许农民用土地入股或土地转让等方式获得财产收入,同时还到经营者的农场或企业中去劳动、挣工资、做产业工人,或者是进城落户做可享受到医疗、住房、养老等待遇的工人。因此,围绕着农地使用权的资本化,改革现行农地制度,发展农地金融,也将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配套改革措施之一。

既然现行的农地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正遭遇到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冲击,那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改革现行制度的方向在哪里?具体的途径有哪些?周小全博士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十多年中央和地方金融部门的丰富工作阅历以及长期刻苦学习形成的扎实理论基础,使他一直保持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及时研究和敏锐思考。经过两年的勤勉工作,周小全博士以“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的佳绩,圆满完成了“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博士后研究课题,同时还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特别资助。该报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趋势,提出了以金融创新推进农地制度创新、大力发展我国农地金融的对策建议。通读全文,该项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制度效率为逻辑起点、以制度变迁为逻辑主线,将对中国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置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中,从而使得研究主题和对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法,作者提出,要尽快改变当前农村金融边缘化、功能弱化的格局,关键是要围绕构建一个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导并与其他金融相衔接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与整合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逐步发展农村民间非正规金融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农村土地制度完善方面,需要围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体系,优化农地所有权制度,以明确产权界定、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村社保体系。

二是,将农村金融与农村土地制度视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这一认识,作者在同类著作中率先强调了要将二者的改革与创新相互结合、相互统一,提出了“以金融创新推进农地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农地金融”的新观点。

三是,围绕着如何优化集体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由此衍生的土地定价问题,作者针对农地金融业务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地票交易、农地入股、农地证券化、农地信托等多种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农地金融产品,为农地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务实、求新的学术态度。

四是,河南省新乡市自2006年开始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初步摸索出了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也包括了对完善当地农村金融体系和农地流转制度的有益探索。作者在深入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新乡市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分别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尽管是以河南省新乡市作为个案分析重点,但所提出的农地证券化等农地金融创新建议,仍不失普遍性和可推广性。

上述特点,体现了作者对于农村土地、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潜心研究,并形成了颇有新意的独到见解。对于关注中国“三农”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而言,本书中的逻辑思路和相关观点,无疑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在此,也希望周小全博士在今后的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中,继续关注和深入思考中国农地金融的发展,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积极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曹凤岐

                                                   2012年7月20日

 

话题:



0

推荐

曹凤歧

曹凤歧

28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7年曾被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