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一是必须大力建设基础公共设施,二是要大量建设居民用房。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哪里来是一个大问题。

目前我们获得资金的途径主要依靠财政,但是现在完全靠财政的投资已经不适应需要了。政府的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而且财政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不可能更多的直接投资。作为中小城镇的建设中主要需通过县域经济来解决,而我们很多县级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不可能拿出很多钱去搞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

资金如何来筹措?

首先财政还得投,这就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应协调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增加地方财力。留给地方进行城建和保障房的建设。另外要放开或者允许地方政府多渠道投资,比如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现在允许中央代发)。另外,允不允许市政债券?是值得考虑的。

第二,还要依靠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等等。

第三,利用资本市场和社会资本。现在很多所谓的地方融资平台,都是从财政拿钱或银行借钱。能不能再换个思路?让他们变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靠发股票和公司债筹措资金,当然这些公司必须有盈利能力。另外,还可以发房地产做信托,发了以后先把资金筹下来,然后等项目成功了再还。另外,还可以利用国外资金。

第四,有收益的公共设施和保障房建设可以通过招标方式给民营企业,让民营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如城镇的给排水、污水废气处理,农村水利建设和其他环保项目建设等。

第五,能否设立专门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产业投资基金(当然要有收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西兰奥克兰地区有一个基础设施基金,资金是由奥克兰地区各级地方财政出的,专门聘请了投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这笔基金,投资当地的基础设施。这样有可能赔本,所以政府给他一些特殊经营,比如经营港口、运动员村等等,基金股东不分红,投资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再投资。

总之,我们应当想更多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来筹措建设资金,应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利用社会资本来解决城镇化过程的资金需求问题。

话题:



0

推荐

曹凤歧

曹凤歧

28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7年曾被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