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城镇化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解读两会(五)
 
 
 
    经受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中国,已经认清一个现实:改革开放前30年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以为继。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在什么地方?在于我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非常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协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今年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加快城镇化步伐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城镇化一方面可以落实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第三方面可以保证经济增长。而与2002年以来中国所启动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当时的概念更注重于大城市的外延的无限扩容,而本次则更注重中小城市、城镇群。在城镇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空间,亦是中国城乡二元化体制的一个分拆与重塑的过程。
    中国二元经济的特点非常明显,飞机、小轿车和毛驴拉车同时存在,城乡差距非常大。中国目前存在大量的农民工,他们享受不到正式工人的待遇,大量涌入城市又造成城市非常大的负担和压力。一旦经济和企业出问题,他们又得回到农村,这是人口大转移。如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广东、浙江大批企业倒闭,近2000万农民工又回到农村。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怎么建设呢?因为我们农村的壮劳力都到大城市打工去了,到城市里建大楼去了,农村剩下谁了?有人说是“三八六一部队”留守在农村,“三八”是指妇女,“六一”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留守儿童。让他们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能吗?这样下去农村会进一步萎缩,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看,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增长空间,并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现在的农业体制最为迫切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它以农民问题为核心,当前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社会保障差,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其次是农村问题,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最后是农业问题,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同时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些失去土地或务农工作的农民流转到城镇谋生,一部分更是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流动人口。因此“三农问题”已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全国性问题,已成为中国的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中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由于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占中国人口3/4的农村人口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外需受限和内需不足,而城乡二元体制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一个正在力求高速工业化和和现代化的大国,内部需求不足反映了整体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失衡。创造了巨大财富的中国劳动力红利,特别是农村廉价劳动力(俗称农民工)因不能增加消费需求,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国城乡二元隔离制造成巨大的城乡贫富差距,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失衡的核心。

要真正解决 “三农”问题,让农民富起来,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内需,关键还在于城镇化。城镇化率上不去,农民要富起来是不可能的。把农民转型为城镇居民,把农民改造为农业产业工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进行城镇化建设,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将在短期内为扩大内需,持续拉动经济GDP高速增长。由于此项建设数量巨大、市场巨大,且需长期建设,因此会持续拉动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家居、设计、保险、金融、银行、旅游、商业、餐饮、娱乐、城建、城管、物管、医药、卫生、文化等相关行业,并可大幅增加税收,并增加和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村、农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转移改造等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空间,大多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需求增加,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过去我们提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是将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有人认为应当向西方一样把农民逐步转移集中到大城市,我们现在有1亿多农民工,加上他们的家属3亿多人,过几年再转移5亿,以后再转移到8亿。这种办法可行吗?是不可行的。就是北京市和天津市合为一个市也无法解决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安置问题,把上海市扩大到整个江苏也解决不了问题。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搞“圈地运动”来把农民变成工人,把农村变成城市。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那就是中国人口多,有9亿是农民。中国怎么走?中国应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农民进城“打工”,逐步使他们及其家属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员;另一方面就是走城镇化的路,让农民就地成为城镇居民的一员。现在中央非常明确了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化会解决非常多的问题,可以扩大消费,可以扩大产能过剩,保证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我们不能靠大城市的外延式解决中国农民和农村问题。应当注重中小城市群在城镇化的背后成为一个巨大内需空间,也是中国二元体制拆分重塑的过程,要走有中国特色的人口与劳动力转移之路。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动力。“两会”提出把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的农民转化为城里人。稳妥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扩大,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加强中小城市尤其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成本。中央提出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城镇户籍是享受医疗、教育、廉租房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这样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更大的空间,而且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把农村变成城镇,把农民变成工人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医疗问题、劳保福利问题、教育公共设施等问题,我们会建很多的房子,水泥、钢材过剩都会解决。而且农民是当地就业,而不是说要每年春节要大转移,现在说南方招不到工了,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很多农民工不去的,因为在当地就可以就业了,工资水平都差不多,何必背井离乡跑那么远呢?我们可以把南方或者是一些发达城市的一些企业转移到一些落后地区去,那里有劳动力,有发展空间。有些地区城镇化后,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现在提出村村通路,村村通电,对一些边远地区、山区浪费极其严重,因为只有少数人家,大量投入是浪费资源。有的地方高压线通到村边,村民还是用不上电,因为从村口通往住户的电线无人付钱。因为村里同道住户的线不属于公共设施,就几户人家,这几户谁都不出钱,所以高压线通到村口村民也用不上电。能不能把分散的居民从山里搬出来,集中建城镇,集中建设公共设施。就有人说把村民移出来集中居住,那承包的土地、山林怎么办?可以转让承包权,让少数人集中去做。对于人口少、规格小、环境较差的农村可以利用此次农村城镇化的契机,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有效迁移、整合农村人口,建立新的聚居区式的新村镇、集群型农场或小城镇,这样可以保障国家投入资金的最高社会效率。

中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是非常伟大的进步,但是土地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分散经营很难大规模的使用机器,很难产业化,产前产后合作都很难开展。抗风险能力很差。小农经济的弊端在于,农户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产出十分有限,没有发展后劲,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抗风险能力极差,仍然几乎靠天吃饭。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农业作作为基础产业,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不仅受市场制约,还受大自然制约,收入极不稳定。在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不得不从耕地、种植、施肥、杀虫、除草、灌溉到供应、运输、仓储、销售的全部环节单打独斗,同时还要懂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一定财务知识和营销管理等。实际上绝大多数农村农民是不可能做到的。能不能把土地、山林集中起来由少数人经营?农民可以用土地入股方式获得财产收入,也可以去做农业工人,到经营者的农场里去劳动,挣工资。其他人可以在当地发展旅游,发展第三产业,这不是很好吗?政府在城镇里建设基础设施,修路,盖公共保障用房等。作为工人,可以享受到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

    城镇化是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江苏的华西村吧?你们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华西村是农村还是城市?它叫“天下第一村”,它是村,但是它有企业,有企业集团,农民收入非常之高,而且把周围村的农民全都吸引进来了。他们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目前村民家里住的房子都是四白到六百平米的别墅,有100—1000万的资产,每家都1—3辆小轿车,最近200名的村民集资,每个人出一千万,建了一个华西村的大楼,328米,70多层,五星级饭店。这还不算,还要集资60亿建一个118层的大楼,让全体村民都住进来,节约下来的土地可以发展其他产业。当然大家都学不了华西村,它是发达地区,但是华西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天下第一村,实际上成了天下第一镇了,一个镇,一个村创造的产值非常多的,农民都是工人。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城乡建设都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最近我看了一篇论农业体制改革的文章(见孙明杰:《论中国农业体制改革》,此文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它的口号是消灭农村,消灭农民,描写了非常美妙的前景。文章中说:“这将是13亿中国人的美好梦想:到了2020年,中国大地上已不再存有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农村、没有农民,农业改变成农业产业,农民改变成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工人,农村改变成有一定人口、企业集聚居住的乡镇社区,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不复存在,零散、无规划、环境恶劣的自然村落消失了,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不再担心没有任何保障的生活……。你已经找不到现在的农村和农民,取而代之的是数百万计的各种农业企业和为农业产业配套服务的第二、三类产业企业,以及数亿计的从事农业产业工作的国民(包括农业企业工人)。科学规划的乡镇社区、农业园区和以农业为主的高新科技开发区遍布中国大地,基本实现了从事农业工作的国民(原农村人员)人人有单位、有岗位、有工资、有基本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的目标。“三农问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专有名词和“农民工”这种不雅称号,将和过去计划经济的特定产物“粮票”一样消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当然我认为中国用十年的时间就完成城镇化的目标未免过于乐观,但这的确是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我们的向往。

(最近我收到了凤凰卫视、凤凰生活总编辑孙明杰先生寄给我的一篇文章《论中国农业体制改革》,读后很受启发。在我的讲演和整理的博文中采用了文章的一些观点,在此对孙先生表示感谢!)

 
 
话题:



0

推荐

曹凤歧

曹凤歧

28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7年曾被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