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黄达是中国金融学科的奠基者和领航人

 

黄达老师

黄达是中国金融学科的奠基者和领航人

颁奖会现场

黄达是中国金融学科的奠基者和领航人

论坛现场
 

 

博主按:昨天(2011年6月1日)第一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获得了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颁发的 “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会上就金融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我在会上有一个发言,我准备了一个发言稿,但因时间关系,我只是作了简短发言,现在把我的发言稿的全文发在这里。

 

曹凤岐: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作为黄达老师的学生,我对黄老师获得“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表示热烈祝贺!

有的人会问,你怎么是黄老师的学生?很多人都不知道,1978年北京大学经济系让我来开金融课,但我并没有学国金融,北京大学经济系已经十几年没有开过金融课。于是当时的系主任胡代光先生帮我联系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主任黄达老师,让我到人大财政金融系进修财政金融课程,黄老师很爽快答应了,刚好财政金融系刚招收复校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我一直跟这个研究生班的同学一起学习,我记得在这个班上有景学成、朱毅峰等人,在近两年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财政金融理论,聆听了黄达老师、周升业老师、王传伦老师、陈共老师等大师亲授的货币、信用、财政包括西方财政金融理论,我后来在货币金融理论上的一些创新,与在人大系统学习是分不开的,因此我的确是是黄达老师学生,当然说是“编外”学生更为恰当。

黄老师对中国金融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我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说,黄老师是中国金融“第一人”,我看有的同志说黄老师是中国金融理论的奠基者、创始人和领航人。我认为,黄老师对中国金融的最大贡献在于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学本身,探索出一条金融教育的新路。

一、创建了适合于中国的货币信用理论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都学苏联,金融专业教材也是完全照搬。黄达在这一时期,重点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的基本理论,研究和著述也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货币、信用与银行的基本原理;二是介绍前苏联经济学界有关货币、信用与银行方面的理论。

1955年3月,黄达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国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文,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苏联理论界关于货币问题的若干争论。同年,他还作为研究主力撰写了《经济建设初期农村中的货币流通》一文。该文分析解释了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种种变化,迈出了实实在在地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第一步。

在这一时期,黄达主编了《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一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人改编的一本金融学科方面的教材。黄达负责了全书的总纂定稿工作。期间,他反复阅读《资本论》,并在前辈学者的帮助下了解了西方货币信用制度的状况。黄达说,这本书的编写使他收获很大,因为写作的过程既是创作的过程,又是学习与吸收的过程。这本书出版后,被全国普遍采用,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依然是金融专业学生的一本“启蒙书”。

1958年,几年前就意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着共性的黄达,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不讲共性,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个性”也很难讲清。另一方面,当时的金融教材都被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和信用,多是反复在讲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在具体运行机制、规律等方面却讲不出多少内容。于是,黄达与他的同事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尝试把两门课并成一门课,主要讲货币银行领域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下所共同的东西。而且,无论从体系还是内容,都力求贯彻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原则。基于这样的想法,黄达主编了他开展金融研究以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自己的第一本金融教材:《货币信用学(上册)》。

作为新中国第一本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融合起来分析的专著,《货币信用学》不但在体例上与苏式教材体现出很大差别,也在内容上突破了照搬苏联讲义的桎梏,为新中国的货币银行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奠基作用。但遗憾的是,受到金融教师同行欢迎的《货币信用学》却没为当时的黄达带来好运。在当时,这样大胆的理论尝试,还是被认为犯有混淆两种社会制度本质区别的政治错误。黄达也于1960年秋的一次政治运动中,因此遭到持续半年的严厉批判,其下册也因此夭折。

1962年,黄达结合自己的研究,发表了他在那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章——《银行信贷原则与货币流通》。这篇文章中,他一方面强调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方面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只承认现金是货币的货币观点提出了质疑,提出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货币量,构成与商品流通相对应的统一的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银行贷款的扩大与收缩直接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发展了社会主义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

,改革开放后,黄达老师开始注意财政信贷平衡问题,研究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1981年主编《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一书。该书是黄达和陈共、侯梦蟾、周升业、韩英杰等合作编写的具有教材性质的专著,不但首次建立了一个把货币、资金(企业财务)、财政、金融连结为一体的学科体系,从经济生活货币层面的宏观均衡(综合平衡)论证了对这些范畴进行综合研究和教学的必要性,并对我国财政领域、信贷领域中种种理论问题和现实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出版后,黄达又接连发表了许多篇论文,对财政金融领域中的许多理论问题作了新的探讨,而该书的最后一章即“综合平衡问题”则成为他在1981年以后的主要研究对象。

从1981年开始,黄达老师先后发表多篇有关综合平衡问题的文章:如《综合平衡和货币流通》,《什么是信用膨胀、它是怎样引起的》(与周升业同志合作),《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问题》(与韩英杰同志合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控制问题》等。其中,后者还荣获了孙冶方经济科学的1984年度论文奖。

1983年,黄达结合有关综合平衡问题的研究论述,编写了《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一书。该书集他多年从事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研究之大成于一体,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体系。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更重要的、崭新的观点,如,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最终归结为货币流通问题,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对象是由各种货币收支所构成的货币流通整体。信用膨胀是指贷款所投放的货币超过流通中客观需要的经济过程,它的出现并非孤立地取决于哪一种贷款(如财政的透支),而是取决于各种贷款的总规模。发放短期贷款时即便坚持物资保证原则,也不一定有稳定的货币流通。因为货币方面必然有一部分形成潜在的货币,商品方面也必然有一部分不能形成现实的商品供应,而二者的决定因素不一样。因此,短期信贷并不存在自求平衡的规律。认为所有的长期贷款,就其自身来讲,都意味着是没有物资保证的过多的货币投入流通。而长期贷款的收回则是过多的货币的退出流通。各种长期信贷必须与短期信贷相互配合,统筹考虑。基于以上分析,他提出了信贷收支总平衡的理论模型。黄达认为,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间存在许多相互转化的渠道,因而经济生活中所要求的平衡只能是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单纯追求财政收支的平衡不等于总体平衡。若以总体平衡为目的,则各部门可以平衡,也可以不平衡——只要这些不平衡恰能彼此弥合;但若为维持一个部门自己的平衡而引起其他部门的不平衡,从而总体不平衡,则个别部门的平衡没有意义。

黄老师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至今对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对制订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获得两项大奖——198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5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并至今在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史上占据着指导性位置。

三、创建广义金融学或现代金融学

黄老师对金融学科本身的发展做出了突出和卓越的贡献。

最近我看到了黄老师的一本新书《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黄老师对金融学科的热爱,看到了对金融学科发展所做的努力、探索,看到了黄老师对金融学发展的执着追求。也看到了金融学科发展的轨迹。

大家知道,中国原来没有《金融学》,只有《货币银行学》或《货币信用学》,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金融市场,除银行贷款之外没有其他金融工具,因此,叫《货币银行学》或《货币信用学》理所当然。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出现,融资渠道已经不仅仅是银行了,要求金融学本身也要发展。

黄达老师1992年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金融教材时沿用了《货币银行学》的名称,后来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两次对其进行了再版修订,其中,《货币银行学(修订版)》于1999年出版后被指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于2000年出版后,被指定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并获得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货币银行学(修订版)》中已经增加了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及其他微观金融内容,但黄老师并不满足,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巨大变化,应在金融学科的建设中充分、及时地予以反映,并必须推动金融学科的建设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适应新的形势。他还特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中国金融学的教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金融教学队伍数量大增,结构大为改善;国外金融理论和金融管理新知识的引进已相当及时。然而,在学科建设方面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金融”的外延需要澄清;金融学科体系是否应包括金融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国际上关于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等理论论证应该怎样认识;还有,货币银行学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如何定位等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01年,黄达以《金融——词义、学科、形式、方法及其他》作为书名的文集出版,文集的第一篇《金融学学科建设设想》集中地表达了他在这一段探讨金融学发展的思路。

在这篇文章里,黄达辨析了中文“金融”所涵盖的范围,分析了我国日常经济生活中所使用的金融口径,剥析了宽口径和窄口径金融的概念。他指出,金融的宽口径自然形成,边界不可能十分清楚;窄口径来源于国外,但也不是刀切斧砍似的整齐划一。宽口径,即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口径,使用的人数极多;窄口径,即只将金融覆盖资本市场的口径,使用的范围限于学界,人数较少,但学识的层次却极高。黄达说,从宽口径分析,金融学包括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层面和微观分析层面。宏观分析大体包括:货币需求与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与汇率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震荡、名义经济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及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国际金融的制度安排与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等。微观分析的内容大体包括:有关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有关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对比银行与市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从金融功能角度探讨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其演进规律等。黄达认为,多年以来,宽口径金融学科所讲的内容中,还有一块是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都包括不了的,那就是范畴部分,即关于货币、信用、利率乃至金融本身这些范畴的剖析和论证。

从2000年春夏开始,黄达老师历时3年时间,带领同事们将《货币银行学》升级为了《金融学》,于2003年正式出版,为2l世纪初的中国金融学学科建设再次贡献了一本经典之作。此后,于2004年出版了《金融学(精编版)》。这部《金融学》教材,已经与原来的《货币银行学》有很大不同,它既包括宏观金融又包括微观金融,并辅以金融国际化的背景。这本教材的出版是金融学本身和金融教育的一个创新与革命。现在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使用此教材。

200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海南三亚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学科建设”研讨会,83岁高龄的黄老师不仅参加了研讨会,还向会议提交了一篇论文《金融学科建设是否面临攀升一步的转折点》,不仅回顾了金融教学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重申必须发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广义金融学。会上会上,黄老师并赞成将金融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

至于黄老师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的贡献,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谈黄老师的贡献还不够,主要要学习黄老师的精神。学习黄老师勤奋钻研、勇于探索,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黄老师低调做人,扎实做事,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在这物欲横流,诱惑多端的年代,有些人对科研已经失去兴趣,有些人变得很浮躁,功利色彩非常严重。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老一辈金融学家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扎扎实实坐下来研究学问,为金融学科的发展,为金融教育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话题:



0

推荐

曹凤歧

曹凤歧

28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1987年曾被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文章